隆鼻手術全攻略|自然挺鼻打造專屬臉部比例

鼻子,是臉部的中心點,影響著整體的五官比例與氣質印象。隆鼻手術,並不只是讓鼻子「變高」,而是一項透過專業評估與精細調整,讓鼻型更立體、線條更流暢的外科療程。
我們相信,每個人對美的定義不同。有些人希望改善山根低平、鼻樑不明顯,有些人則在意鼻頭的圓鈍或鼻翼的寬度。無論是為了更符合自身五官比例,還是追求鏡中那份更貼近理想的樣子,隆鼻手術都是一個值得深入了解的選擇。

在進行任何手術前,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真正在意的細節,以及找到能夠傾聽、並以專業角度給予建議的醫療團隊。我們期望透過每一次的對話與設計,為你量身打造自然、協調、專屬於你的鼻型,讓外貌不只是更立體,而是更像你自己想成為的樣子。

步驟1:測量自己的「黃金鼻型」

理想的鼻型應該符合所謂的「三長五短」標準,其中鼻子長度應佔整張臉的三分之一,鼻翼寬度則應為整體寬度的五分之一。此外,鼻尖到人中點的角度應約為90至95度。具體來說:

  • 鼻子長度:應該是臉部長度的三分之一。
  • 鼻頭高度:通常為鼻子長度的三分之二。
  • 山根高度:一般為鼻子長度的四分之一。
  • 鼻頭形狀:可以是微翹、鷹勾、微尖或是有肉等。
  • 鼻樑形狀:選擇細長、寬廣或上寬下窄等不同形狀。

步驟2:根據黃金鼻型選擇適合的手術方案

了解了理想的鼻型後,下一步是選擇適合的手術方式和植入物材質。根據個人的需求和預期效果,選擇最符合黃金鼻型的手術方法及材料,以實現理想的鼻部效果。

療程特色

適合對象

看懂四種常見材質,打造最適合你的鼻型

你可能也有這樣的煩惱:
「我想隆鼻,但醫師說可以選矽膠、自體軟骨、Gore-Tex、或是複合式……到底差在哪?哪一種最好?」

其實,沒有「最好」的材質,只有最適合你需求與鼻型的選擇。

就像挑鞋子,有人需要柔軟、有彈性的跑鞋,有人則偏好支撐性強的登山靴——隆鼻材質也是一樣,不同材質有不同特性,能夠滿足不同的外型、觸感、恢復期與預算需求。

矽膠|歷史悠久,塑形穩定

矽膠材質歷史悠久,是最常見的隆鼻假體。它的「挺度」很好,支撐力強,能夠雕出明顯的山根與鼻樑線條。
因為不像其他材質會被身體組織吸收,它也很容易取出或更換,對於想要一開始就有明顯改變的人來說,是個經典、安全的選項。

適合: 鼻部條件穩定、希望提升鼻樑高度、預算有限者

優點:
✔ 價格相對親民
✔ 取出或更換方便
✔ 不易被身體吸收

可能注意:
✘ 過薄的皮膚可能會透光或摸到邊緣
✘ 若術後撞擊過大,有位移風險

Gore-Tex|觸感自然,與組織貼合佳

Gore-Tex是一種微孔材質,可以和身體組織「長在一起」,因此移動風險低,外觀看起來也比較柔和、不突兀。比起矽膠,它更軟、更自然,特別適合皮膚薄、怕「假感」的人使用。

適合: 想追求自然、柔順鼻型的人,皮膚偏薄者

優點:
✔ 質感自然、不易移位
✔ 手術後不易透光或產生假體感
✔ 適合皮膚較薄、追求細緻自然感者

可能注意:
✘ 一旦與組織黏合,若需取出相對困難
✘ 價格比矽膠高一些

自體軟骨|最天然、與身體高度相容

自體軟骨常取自耳朵、鼻中膈或肋骨,與身體的相容性幾乎是100%。常被用在鼻頭,讓鼻尖看起來自然、不會太硬。對於擔心假體排斥、希望長久穩定的人來說,自體軟骨是一個非常安心的選擇。

適合: 注重自然觸感、長期穩定者

優點:
✔ 排斥風險低,與身體高度相容
✔ 用於鼻尖雕塑自然柔軟、不易穿出
✔ 不會透光、不會排斥

可能注意:
✘ 需要多一個取軟骨的傷口
✘ 取自肋骨的手術時間與恢復期較長

複合式|聰明混搭,兼顧美觀與自然

複合式隆鼻就是將「假體+自體軟骨」結合使用。最常見的做法是:**鼻樑用假體墊高挺度,鼻頭用軟骨修飾自然感。**這種方式在外觀與觸感之間取得平衡,也是目前大多數客人最常選擇的做法。

適合: 想要整體變化明顯,又重視鼻頭自然感者

優點:
✔ 鼻樑線條清晰,鼻頭自然柔軟
✔ 減少排斥感與透光風險
✔ 適合追求精緻立體、同時重視安全性者

可能注意:
✘ 手術複雜度較高,需由經驗醫師操作
✘ 成本略高於單一材質

隆鼻手術切口位置與手術方法

術前術後注意事項​

給正在準備改變的你,一份安心的照顧指南

隆鼻手術是一項精細的療程,無論是術前的準備,或術後的照護,都是確保結果自然、安全、穩定的重要關鍵。以下整理出幾點建議,協助你更順利地完成這段過程。

術前注意事項

在手術前,請讓自己有充分的時間與心理準備,也建議依照以下事項協助身體進入最佳狀態:

術前 1~2 週:

  • 停止抽菸與喝酒:尼古丁與酒精會影響血液循環,可能增加術後腫脹與癒合時間。

  • 避免服用會影響凝血的藥物:如阿斯匹靈、維他命E、魚油等,請主動告知醫師您的用藥狀況。

  • 保持正常作息與營養攝取:良好的體力與免疫力,能幫助手術後恢復得更順利。

術前幾天:

  • 提前清潔頭髮與臉部:手術當天鼻部將會包覆,幾天內無法洗臉、洗頭。

  • 準備好鬆身衣物、術後照護用品:如口罩、冰敷袋、醫療用紗布等。

  • 確認陪同者安排與交通方式:術後不建議自行駕車返家,請提前安排協助者。

術後照護與注意事項

手術結束後,身體需要一段時間來慢慢適應與修復。請溫柔對待自己,並留意以下重點:

術後 1~7 天(黃金恢復期):

  • 按時服藥與冰敷:協助控制腫脹與不適,冰敷每日3~4次,每次15–20分鐘。

  • 避免碰撞鼻部:洗臉時請輕柔,不要揉鼻子,也暫時避免抱小孩或與寵物近距離接觸。

  • 保持頭部抬高:睡覺時建議用2~3個枕頭墊高,有助於消腫。

  • 忌菸酒與刺激性食物:例如辛辣、過熱、太硬的食物,以免影響傷口癒合。

  • 依照醫囑回診與拆線:通常在第5~7天拆線,醫師將評估癒合狀況。

術後 2~4 週:

  • 避免劇烈運動與彎腰低頭:如跑步、健身、舉重等,避免增加鼻部壓力。

  • 暫時不要戴眼鏡:如需配戴可考慮使用額頭支撐眼鏡輔具,避免壓迫鼻樑。

  • 疤痕照護開始介入:如有外部切口,可開始使用疤痕凝膠、雷射等方式輔助淡化。

術後 1~3 個月:

  • 鼻型穩定期:外觀逐漸自然,腫脹逐步退去,若有輕微不對稱為正常修復過程的一部分。

  • 避免日曬與高溫環境:如烤箱、三溫暖、曝曬,皆可能影響傷口與組織穩定。

最重要的一件事

請記得,每個人的身體反應與癒合速度都不盡相同。不要急著「檢查成果」,給自己一點時間,讓組織慢慢穩定、鼻型自然顯現。
有任何不適或疑問,請隨時與我們聯繫。我們會在術後每一個階段,持續陪伴與協助你,一起完成這段蛻變過程。

有時候,我們照鏡子會覺得鼻子好像有點「搶鏡」,不是因為鼻樑不夠挺,而是鼻翼的寬度讓整體看起來略顯厚重、比例不夠精緻。這樣的感受,其實很多人都有。

縮鼻翼手術,並不是要讓鼻子變得特別小或特別挺,而是針對鼻翼過寬、鼻孔明顯等狀況,做一個恰到好處的調整。讓鼻型更乾淨、線條更順,五官也因此變得更加和諧。

我們常聽到術後的客人說:「朋友說我變好看了,但又說不上來是哪裡不同。」這樣的變化,正是縮鼻翼手術最迷人的地方——不是刻意雕塑,而是讓你的臉,更接近你理想中的樣子。

常見縮鼻翼手術方式

縮鼻翼的手術方式,會根據鼻型條件與個人需求來客製化設計,常見的手法有以下幾種:

1. 內開式縮鼻翼

從鼻孔內部切口,切除部分鼻翼組織或皮膚,不會留下外部疤痕,適合鼻翼厚度適中、外擴不明顯的族群。

2. 外開式縮鼻翼(鼻翼基部切除)

從鼻翼外側與臉頰交界處做切口,移除多餘組織後縫合,能明顯改善鼻翼寬度與鼻孔大小,效果穩定、適合鼻翼過寬或鼻孔明顯的人。

3. 結合式手術

對於需要同時調整鼻翼、鼻樑或鼻頭的人,醫師也可能建議搭配隆鼻、鼻頭塑形等手術,一次性改善整體鼻型比例。

無論選擇哪一種方式,專業醫師都會根據臉型比例、皮膚條件及個人期望,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手術計畫。

 

術前術後注意事項

為了確保手術效果與安全性,以下是術前與術後需注意的幾點事項:

術前注意事項:

  • 術前兩週應避免服用抗凝血藥物(如阿斯匹靈)或保健品,避免影響凝血功能。

  • 若有慢性疾病或手術史,請提前告知醫師,以利評估風險。

  • 術前建議停菸戒酒,有助於傷口癒合。

  • 手術當日請素顏並穿著寬鬆上衣,以利術後不摩擦傷口。

術後照護與注意事項:

  • 術後可能出現局部腫脹、瘀青、輕微出血,通常在7–10天內逐漸緩解。

  • 避免碰水與搓揉傷口部位,並依醫師指示每日清潔及換藥。

  • 傷口癒合期間應避免用力擤鼻、戴眼鏡(若手術部位接近鼻樑),也盡量減少過度表情動作。

  • 一般可在術後5–7天拆線,完整消腫期約需1–2個月,疤痕也會隨時間淡化。

  • 請配合回診追蹤,以確保鼻型穩定並及時處理任何異常。

需給醫師評估,若評估後可行,會進行清除填充物再做隆鼻手術。

鼻子傷口約7天可拆線及同時拆除固定板,耳軟骨及肋骨拆線大約7-10天(以上僅供參考需視個人狀況,由醫師評估為主)。

一般來說取出的肋骨、鼻中膈軟骨、耳軟骨不會長回來,但也不會影響身體生理功能。

傷口約0.5-1公分左右,耳朵則是在後方,正面看不出痕跡也不影響外觀。

術後一週盡量使用棉花棒清理鼻孔,避免造成鼻腔內的刺激,清粉刺建議在術後一個月狀況若穩定可以做。

建議短時間先不戴眼鏡,避免鼻子無法承重造成不適或假體等等問題,可等腫脹消退後尋求醫師意見。

近期有鼻竇炎或鼻腔內發炎者、近三個月因隆鼻手術感染者,需完全治癒才能進行手術,隆鼻前並主動告知醫師由醫師評估。

一週內盡量避免辛辣或酒精(含酒精類食物)

返回頂端